616 字
3 分钟
家庭服务器入门:(2)硬件选择
注意本文只作为对有技术功底同时爱折腾的非极度垃圾佬推荐❗❗❗
硬件选择的关键考量因素
性能与功耗
CPU配置建议:
- 仅普通文件服务器:无核显或低功耗的CPU
- 多用途分享服务器:低功耗或低性能的CPU
- 流媒体服务服务器:核显解码能力的CPU
内存配置建议:
- 仅普通文件服务器:2GB~4GB
- 多用途分享服务器:4GB~8GB
- 流媒体服务服务器:8GB~16GB
存储配置建议:
- 系统盘:256GB以上SSD
- 热数据:SSD or HDD
- 影视盘:大容量HDD(4TB+)
家庭环境对噪音敏感,散热配置建议:
- 被动散热:完全无风扇,适合超低功耗配置
- 大尺寸低速风扇:平衡散热与噪音👍🏻👍🏻👍🏻
- 水冷系统:高性能配置的静音选择(极度不推荐)
电源❗❗❗
电源配置要求:
- 长期运行的不要选择小厂家❗❗❗
- 一定要适当留有余量❗❗❗
- 一定不要买二手拆机的,毫无安全保障❗❗❗
不同用途的配置策略
NAS(网络存储)
- 重点:存储扩展性、数据安全
- 建议:支持6盘位以上的机箱,主板带多个SATA接口
- 可选:硬件RAID卡或ZFS文件系统支持
媒体服务器
- 重点:视频转码能力
- 建议:带核显CPU或显卡
- 网络:至少2.5Gbps
智能家居中枢
- 重点:低功耗持续运行
- 建议:ARM架构开发板或超小型PC
- 特性:支持Wi-Fi/BT,GPIO接口更佳
长期维护与升级建议
硬件保养:
- 按情况及时清理灰尘
- 监控硬盘健康状态(SMART)
- 定期检查散热系统效率
能耗优化:
- 设置硬盘自动休眠
- 根据负载动态调整CPU频率
- 考虑分时段运行非关键服务
升级路径:
- 先满足核心需求(如存储空间)
- 再扩展功能性(如增加内存支持更多服务)
- 最后优化体验(如升级网络带宽)
数据安全:
- 3-2-1备份原则:3份数据,2种介质,1份异地
- 重要数据考虑RAID或ZFS保护
- 定期验证备份完整性
写在最后
下一期“家庭服务器入门”系列将会进行实操(੭ु´ ᐜ `)੭ु⁾⁾
配置为:
E3-1220 v3 @ 3.10GHz 4核心丨4线程
8GB 1600MHz DDR3
128GB SSD
别问我为什么是这个配置ಥ_ಥ
家庭服务器入门:(2)硬件选择
https://blog.akatsukimio.top/posts/家庭服务器入门2硬件选择/